引言:古典文学的双璧
在浩瀚的古典文学宝库中,有两篇作品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它们分别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与李白的《峨眉山月歌》。这两篇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各具特色,更在内容上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思考。本文将从翻译、注释、拼音等方面对这两篇作品进行深入解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一、《归去来兮辞》:田园诗的典范
# 1.1 翻译与注释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篇辞赋,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全文如下: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1.2 译文
归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孩子们欢快地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 1.3 注释
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来,助词,无义。兮,语气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为什么。
既自以心为形役:既,已经。心为形役,心被形所役,即心志被形体所役使。
悟已往之不谏:谏,挽回。
实迷途其未远:实,确实。
舟遥遥以轻飏:飏,飞扬。
问征夫以前路:征夫,行人。
恨晨光之熹微:恨,遗憾。
乃瞻衡宇:衡宇,指简陋的房子。
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
三径就荒:三径,指住宅的小路。
松菊犹存:松菊,松树和菊花。
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
眄庭柯以怡颜:眄,斜视。
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
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
时矫首而遐观:遐观,远望。
云无心以出岫:岫,山峰。
鸟倦飞而知还:倦飞,鸟疲飞。
景翳翳以将入:景,日光。
抚孤松而盘桓:盘桓,徘徊。
# 1.4 拼音
归去来兮(guī qù lái xī)
田园(tái yuán)
芜(wú)
胡(hú)
既(jì)
心(xīn)
形(xíng)
役(yì)
悟(wù)
谏(jiàn)
实(shí)
迷途(mí tú)
未远(wèi yuǎn)
今是(jīn shì)
昨非(zuó fēi)
遥遥(yáo yáo)
轻飏(qīng yáng)
征夫(zhēng fū)
以前路(yǐ qián lù)
晨光(chén guāng)
熹微(xī wēi)
乃瞻(nǎi zhān)
衡宇(héng yǔ)
载欣载奔(zài xīn zài bēn)
僮仆(tóng pú)
稚子(zhì zǐ)
三径(sān jìng)
就荒(jiù huāng)
松菊(sōng jú)
盈樽(yíng zūn)
引壶觞(yǐn hú shāng)
自酌(zì zhuó)
眄庭柯(miǎn tíng kē)
怡颜(yí yán)
倚南窗(yǐ nán chuāng)
寄傲(jì ào)
容膝(róng xī)
日涉(rì shè)
成趣(chéng qù)
门虽设而常关(mén suī shè ér cháng guān)
策扶老以流憩(cè fú lǎo yǐ liú qì)
时矫首而遐观(shí jiǎo shǒu ér xiá guān)
云无心以出岫(yún wú xīn yǐ chū xiù)
鸟倦飞而知还(niǎo juàn fēi ér zhī huán)
景翳翳以将入(jǐng yì yì yǐ jiāng rù)
抚孤松而盘桓(fǔ gū sōng ér pán huán)
二、《峨眉山月歌》:山水诗的杰作
# 2.1 翻译与原文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如下: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 2.2 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
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
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
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
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 2.3 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发:夜间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至宜宾间一段长江干流。
思君不见:省略“而”字。“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今重庆一带。
# 2.4 拼音
峨眉山(é méi shān)
月半轮秋(yuè bàn lún qiū)
影入平羌江水流(yǐng rù píng qiāng jiāng liú shuǐ)
夜发清溪向三峡(yè fā qīng xī xiàng sān xiá)
思君不见下渝州(sī jūn bù jiàn xià yú zhōu)
结语
《归去来兮辞》与《峨眉山月歌》不仅在形式上各具特色,在内容上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思考。前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后者则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赞美与留恋。这两篇作品犹如古典文学的双璧,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通过深入解析这两篇作品的翻译、注释与拼音等内容,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其内涵,还能从中汲取灵感与智慧。